我們常用之治療方法:
1. 針灸拔罐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兩種療法的合稱。針灸以中醫臟腑、經絡學說、腧穴理論為指導,廣泛運用於臨床各個科別,通過針刺或火灸等操作技術,刺激人體體表穴位,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調和陰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拔罐療法是以罐作為操作工具,利用火燃、抽氣等方法,使罐吸附於身體表面,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袪風化濕等治療效果,常用於治療各種痛症、哮喘、風濕痺痛等疾病。
2. 中藥處方
可分為內服中藥和外用中藥。就內服中藥,診所選用農本方的濃縮中藥配方顆粒,令病人方便攜帶,能實時服用,且安全可靠。而外用中藥,選擇優質藥材加工而成,劑型可包括:貼膏劑、軟膏劑、搽劑等,常用於皮膚疾病。
3. 熱療
利用熱源介體直接接觸人體,將熱傳入人體,刺激經絡穴位的治療方法。透過體溫升高,來刺激及活化免疫系統,有助放鬆以及鎮定組織、減輕疼痛、降低肌肉痙攣、促進組織癒合、增進關節活動度,熱療亦可用於一般身體保養,因基礎代謝率提高加速人體新陳代謝。熱療使用前應接受醫師評估。
4. 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是一種中醫的傳統療法,根據「冬病夏治」原則,在「三伏天」及「三九天」透過穴位敷貼進行治療。
「三伏天」是每年最熱及人體陽氣最旺盛的三天,即「初伏日」、「中伏日」、「末伏日」,以一些辛溫的藥物製成藥貼,敷於穴位上,通過藥物的刺激及穴位吸收作用,以增加人體陽氣達到陰陽平衡,祛寒治病及增強抵抗力的目的。「三九天」之天灸療法亦可作「三伏天」天灸的補充和延續,加強治療效果。
天灸療法的適應症:
* 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常年易感冒者(包括兒童);
* 消化道疾病︰如成人虛寒性胃痛、慢性腹瀉及小兒腹瀉等;
* 慢性虛寒性疾病︰成人及兒童反複長期咳嗽、平常虛弱多病的體質偏寒者;婦科疾病如月經後期、痛經、不孕症。
5. 耳穴治療
耳穴治療是在耳廓上貼耳珠或針刺進行刺激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中醫認為,耳廓是人體經絡經過和匯聚的部位,與身體的生理病理息息相關。藉刺激耳廓穴位達到預防和治療效果,是一種簡易,便捷,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
操作方法:醫師會將附著在膠布上的王不留行籽或金屬珠子貼緊在選用的耳穴上,然後囑咐患者自行按壓穴位。患者一般上每天需按壓3-5次,每次1-3分鐘,致感到局部有酸、脹、麻或輕微疼痛。
適應症:失眠、多夢、暈車、耳鳴、消化系統疾病、氣管敏感、體重管理和各種疼痛性疾病。